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西南大學“礪行”社會實踐團隊于8月8日來到位于南京市玄武區鎖金三村的三點紅養老服務中心參觀學習。該中心由一群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創辦,專為老人提供優質養老服務,同時承辦紅色教育活動。
走進中心場館,同學們首先被滿眼的紅色所吸引——紅色的黨旗、紅色的橫幅、紅色的錦旗......據中心負責人童國強介紹,中心目前每年都要接待中小學生前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學習。平時則承擔起關心社區老人,滿足老人養老需求的任務。在當地產生了很大影響,獲得群眾一致好評。
圖為吳長云老兵發言。江蘇南京礪行小分隊供圖
初步了解中心相關情況后,同學們在中心負責人吳長云、童國強兩位老兵的帶領下,共同學習了一堂紅色教育課。吳長云先生面向黨旗向同學們深情介紹道,所謂三點紅就是軍裝領口的兩抹紅色加上軍帽中心的那一顆紅心。參軍、參戰的歲月里,老兵們都曾經歷過生死瞬間。作為通訊兵的童國強曾扛著天線越重山,親眼目睹戰友犧牲在自己面前。法卡山戰役中,吳長云在防空洞中一待就是三個月。但是任何的困難險阻都不為懼,心中的信念支撐他們走到今天。
伴隨陣陣掌聲,這場生動的紅色教育課結束了。隨后同學們與各位老兵圍坐在一起,交流所感所想。同學們各自將準備的問題與老兵們分享。在這其中,老兵們談到最多的就是“愛國”。“年輕人一定要愛自己的國家”是老兵們反復的囑托。從戰爭中走過來的他們格外理解國家的安危與強弱對于個人來說意味著什么。童國強先生談到這個問題時延展頗多,從自己的家庭教育到工作經歷,再到社區生活的點點滴滴。童先生感慨道,如今我們的國家是強大起來了,樣樣都已經不比別人差了。作為年輕人一定要支持自己的國家,你們都不支持國家,國家怎么更加強大呢?童先生強調,愛國主義教育是從小事做起的。今天的三點紅養老服務中心既是養老中心,也是紅色教育基地。三點紅在用一舉一動傳播著正能量,傳播著愛國主義,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童先生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曾經有一位經常在樓道亂扔垃圾的老人,社區工作人員百般勸阻皆無果。童先生只是問道:“你是黨員嗎?是黨員就不能給人民群眾添麻煩。”此后老人再不亂扔垃圾。
聽完各位老兵和童先生的分享,同學們感悟頗多。新時代的青年們早已遠離戰爭的紛擾,安寧生活之下是無數先輩的負重前行。同學們明白,愛國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發自內心的信念和腳踏實地的實踐。
圖為團隊成員與老兵們圍坐交流。江蘇南京礪行小分隊供圖
結束了長達兩個小時的交流,童國強先生又帶領同學們參觀了中心展廳。一排排陳列柜里靜靜擺放著從戰爭中走來的遺物。在這其中就有童國強先生曾帶上戰場的無線電臺。望著這位“老戰友”,童先生感慨:“如今我們國家的通訊技術已經發展到很高的水平了,如果當年我們有更高的通訊技術,可以少犧牲很多人呀!”也許這不僅是感慨,更是對在場每位同學的勉勵與期望。一排排勛章靜靜躺在紅絨布上,它們記錄著戰爭的殘酷,書寫著勝利的輝煌,也展開著對未來和平的展望。
離開展館,參觀活動已經接近尾聲。老兵們與同學們熱情合影留念,團隊旗幟展開的一瞬,老兵們不約而同地念到“西南大學”。相隔千里,重慶和南京兩座英雄城市在此時聯系起來,戰爭早已遠去,繁榮未來還在延續。最后,同學們向中心贈送了自制的明信片以示紀念,老兵們向同學們表達了殷殷期望,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未來報效國家。
圖為團隊設計的明信片。江蘇南京礪行小分隊供圖
實踐團隊負責人介紹,此次參觀學習活動是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活動的一部分,后續同學們還將前往其他紅色教育基地進行學習。通過實地走訪,感受紅色文化,增進歷史學習,培養愛國情懷,緬懷革命先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
圖為老兵與同學們合影留念。江蘇南京礪行小分隊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