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暑氣漸盛,青少年安全防護進入關鍵期。7月26日,湖南工商大學“望山”青禾服務隊積極響應湖南省“七彩假期”志愿服務號召,走進湘西州古丈縣斷龍山鎮白溪關村,在該村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為30余名青少年開展暑期安全教育課堂。服務隊將道路安全與防溺水知識融入互動教學,用實際行動傳遞高校學子的責任擔當,為青少年們帶來一堂實用又暖心的安全成長課。
圖為服務隊開展安全教育課堂現場 郭佳晨攝。
道路安全:讓規則跟著鄉路走
“拖拉機轉彎時,前輪和后輪會走出不一樣的路線,這就是‘死亡盲區’,大家要站在遠處等它完全通過。”服務隊隊員展開手繪的《白溪關村道路風險圖》,村口陡坡、農機集中停放點等5處隱患區域被紅筆標注。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隊員們將法條轉化為“過田埂不追跑”“見三輪車先停步”等具體指引,讓抽象規則變實在。
“小小交通員”模擬環節中,青少年們舉著自制紅綠燈牌,在劃定的“斑馬線”兩側練習過馬路。11歲的龍俊杰把印著卡通圖案的反光貼別在衣角:“以后跟爺爺趕集,我要先站在老槐樹下看清路,再也不沿著田埂跑了。”這抹亮色在傍晚昏暗的村道上,能讓過往車輛提前發現他們的身影。
圖為青少年們參與交通模擬活動 張慧敏攝。
防溺安全:把本領扎進山水間
湘西多溪流,白溪關村周邊溪流、池塘等水域暗藏風險。服務隊隊員結合前期調研的水文特點,用“水溫驟變易抽筋”“溪底淤泥會陷人”等通俗語言講解野外水域特性,對照教育部“防溺水六不準”,結合本地真實案例強調“不私自下水”“不盲目施救”的底線。
“腳抽筋時別慌,深吸一口氣讓身體漂起來,像小木頭一樣仰著!”隊員現場演示自救動作,模擬落水場景教授“智慧救援”:用竹竿、長樹枝等延伸物施救,或把空油桶、泡沫板捆成簡易“救生圈”拋投。8歲的石雨桐踮腳用竹竿夠向“落水玩偶”,念叨著:“要喊大人,要找長東西,不能自己跳下去。”孩子們練習心肺復蘇時,小手按在模擬人偶上,眼神專注。
家校聯動:讓守護連成一張網
“以前光知道吼娃‘別去河邊’,今天聽老師們講了暗流、盲區這些道理,娃問‘為啥不能去’時,我終于能說清了。”村民向女士翻著孩子帶回的《安全手冊》,手冊上面有青少年們畫的紅綠燈和救生圈,頁腳還標注著“雨后別去溪邊”“放牛遠離水庫”等隊員們結合農時添加的提醒。
服務隊與村兩委達成共識,將在危險水域加裝帶反光條的警示牌,向家長發放《暑期安全監護清單》,通過“課堂教方法+家庭常提醒+村莊設防線”的聯動機制,讓安全意識融入日常。帶隊老師表示,鄉村孩子的安全,要貼著山水講、跟著生活走,才能真正住進心里。
圖為暑期安全教育課堂大合照 郭佳晨攝。
此次課堂,不僅為白溪關村青少年的“七彩假期”筑牢了安全防線,更展現了湖南工商大學“望山”青禾服務隊與村兩委聯動服務鄉村的合力。從道路安全的場景化講解到防溺水技能的實操演練,從課堂上的互動教學到與家長的細致溝通,服務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三下鄉”的初心——將知識與服務送到基層,用青春力量守護鄉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未來,服務隊將繼續與村兩委攜手,以更多樣的形式投身“三下鄉”與“七彩假期”志愿服務,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在山水間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