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8月12日至16日,西安明德理工學院“長征烽火燃·赤旗映淳安”暑期社會實踐隊在指導老師王晶的帶領下赴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及周邊地區,開展了為期一周的紅色研學及長征實踐活動。實踐隊通過走訪革命舊址、參觀紀念館、探尋歷史遺跡等方式,在行走中感悟革命精神,在學習中汲取奮進力量,在行動中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
8月12日
探尋鄉村振興的紅色密碼 實踐隊首站抵達杭州市淳安縣下姜村。這里被譽為“夢開始的地方”,曾是淳安縣最偏遠、最貧困的村莊之一,如今已蝶變為鄉村振興的示范樣板。隊員們追尋村里的紅色足跡,參觀了下姜村黨史學習教育館,聆聽了村黨支部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奮斗歷程。在與村團委書記的交流中,隊員們了解到,下姜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依托生態資源,發展生態經濟”的囑托,通過發展民宿、生態農業等產業,實現了從“窮山溝”到“綠富美”的華麗轉身。隊員們紛紛表示,下姜村的變遷是新時代中國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讓大家深刻領悟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
8月13日
重溫紅軍抗日先遣隊的烽火歲月 實踐隊抵達淳安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由紅七軍團改編而成,是為了策應中央紅軍主力實現戰略轉移,促使紅軍長征順利進行,今天,我們來到紀念館,追溯長征歷史,延續長征血脈。在青松林間,一座刻著"孤魂碑"的圓形墳冢靜默矗立。這里長眠著77位1934至1937年間犧牲的無名紅軍戰士。當年村民為避迫害,以"孤魂碑"之名暗護英靈,更流傳著幸存戰士冒死收殮戰友遺骨、臨終托付守墓的悲壯往事。在紀念館內,豐富的歷史圖片、珍貴的文物展品,生動再現了1934年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在淳安的戰斗歷程。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隊員們認真聆聽了先遣隊將士們突破敵人封鎖、浴血奮戰的英雄事跡,尤其是方志敏、尋淮洲等革命先烈為了民族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故事,讓在場的每一位隊員深受震撼。在茶山古道,隊員們用腳步丈量歷史,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古道上,我們的腳步聲仿佛與當年紅軍的行軍步伐遙相呼應,他們輕撫著路邊歷經風雨的巖石,仿佛能觸摸到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留下的溫度。
8月14日
銘記抗戰勝利的來之不易 實踐隊前往抗日戰爭勝利浙江受降紀念館。紀念館內“侵略暴行”“不屈抗爭”“勝利受降”三個展區,系統展示了浙江人民在抗日戰爭中所經歷的苦難與抗爭。在“受降廳”內,當年日本侵略者遞交投降書的場景復原,讓隊員們直觀感受到勝利的來之不易。通過觀看歷史影像資料、館內展示等,隊員們深刻認識到,抗日戰爭的勝利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為新時代青年,必須銘記歷史,珍惜當下。
8月15日
在紅色街巷中追尋初心印記 實踐隊走進杭州城區,開啟了一場“紅色街巷里的初心之旅”。在中共杭州小組紀念館,隊員們了解到1922年中共杭州小組成立的歷程,這是浙江最早的黨組織,點燃了浙江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毛主席視察小營巷紀念館,墻上“發動群眾,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題詞格外醒目,隊員們深切體會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人民群眾生活的關心。隨后,實踐隊來到北山街歷史文化街區,參觀了日本駐杭領事館舊址,這段屈辱的歷史遺跡,時刻警示著隊員們“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道理。在杭州抗擊非典紀念雕塑前,隊員們駐足沉思,2003年,杭州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戰勝非典的壯舉,展現了中華民族在危難面前的強大凝聚力。
8月16日
感悟浙江革命與文化的交融傳承 實踐隊隊員走進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在蒼松翠柏間追尋紅色足跡,感悟革命精神。紀念館內,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一件件斑駁的文物,無聲訴說著浙里兒女的抗爭史。從辛亥革命時期的志士仁人為推翻帝制奔走吶喊,到抗日戰爭中浙東抗日根據地軍民浴血奮戰;從解放戰爭時期錢塘江兩岸的解放斗爭,到新中國成立后為保家衛國、建設家園奉獻生命的英烈事跡,一段段歷史脈絡清晰鋪展。在“浙江革命烈士事跡展”展區,隊員們駐足于“雨花臺烈士”“上甘嶺英雄”等專題展前,認真觀看人物事跡描述。當看到年僅29歲的浙江籍烈士蔡永祥為保護列車安全,在錢塘江大橋上毅然撲向鐵軌排除險情的事跡時,現場一片肅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先烈們用生命踐行的初心,讓隊員們深刻理解了“紅色江山來之不易”的厚重內涵。在紀念碑廣場,隊員們在紅旗下鞠躬致敬。面向鮮紅的黨旗,全體成員重溫入黨誓詞,誓言鏗鏘,回蕩在紀念館上空。
實踐隊來到浙江省博物館參觀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暨挺進師特展,展覽共展出革命文物170余件(組),由集結成軍、向陽而生、砥礪前行三個部分構成,展示了方志敏、尋淮洲等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以及之后劉英、粟裕領導的挺進師堅持戰斗,最后奔赴抗戰前線的革命歷程。其中,江西省博物館參展的一級文物“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印發的傳單《中國能不能抗日》”等多件珍貴文物均為首次展出。此次展覽是整合四省革命文物資源、深化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一次有益嘗試。展覽將持續至10月8日,旨在通過展示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和挺進師的英勇事跡,弘揚方志敏等革命先輩愛黨愛國的偉大精神,激勵人們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接續奮斗。
以青春之我傳長征之火 如今,長征精神依然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動力。它提醒著大家,無論面對多大的挑戰,都要堅守信念、勇于擔當,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續寫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輝煌篇章。而“長征烽火燃赤旗映淳安”西安明德理工學院赴杭州淳安開展暑期社會實踐隊探訪的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戰斗遺跡以及各個紅色紀念館等正是長征精神在浙江大地的生動延續,讓紅色基因跨越時空,在青年心中生根發芽。
此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在紅色實地研學中深刻感悟了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和家國情懷,讓隊員們踏著紅色足跡在實地研學中,將革命先輩的故事與長征的壯闊史詩相串聯,更深切地感悟到那份穿越時空的崇高精神與家國情懷。大家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把紅色基因融入血脈,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時要以長征精神為指引,在新的長征路上,勇往直前,克服一切困難,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拼搏。
圖文:王晶 吳賈瑤 陳諾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