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茹咪杉、王金飛、王昕雨、楊佳音、楊秋洳、李孝純等同學,走進愛馨南陽新村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以一場充實的志愿助老行動,讓青春的熱忱與溫暖,悄然浸潤老人們的日常。

(圖一為團隊合照)
活動伊始,志愿者們便迅速分工,投入到忙碌中。清潔小組的同學們拎著水桶、握著抹布,有條不紊地穿梭在養老中心的公共區域。墻面的浮塵、扶手的印記、桌椅的邊角,每一處易被忽略的細節都被細心捕捉。他們踮腳擦拭高處的污漬,俯身清理縫隙的積灰,反復擦拭直到物件泛起潔凈的光澤。原本就暖意融融的空間,因這份細致的清掃更顯敞亮清爽,為老人們營造出舒心的休憩環境。

(圖二為志愿者打掃衛生)
與清潔區的忙碌不同,陪伴小組的場景更顯溫情。同學們主動坐在老人身邊,輕輕為輪椅上的老人調整靠墊,或是遞上一杯溫水,用自然的親近打消距離感。“姑娘,你們來啦,我給你們講講年輕時的事?”一位老人笑著開口,話匣子一打開便停不下來——從建國初期的生產故事,到鄰里間的暖心往事,再到對當下生活的滿足,老人的眼神在回憶中閃爍著光芒。志愿者們時而認真傾聽,時而輕聲回應,偶爾追問一句“后來呢”,讓老人感受到被重視的欣喜。輪椅旁的笑聲、角落里的低語,讓寂靜的午后變得生動起來,老人們的臉上漸漸漾起舒心的笑意。

(圖三為志愿者陪老人閑談)
三個小時的志愿時光轉瞬即逝,養老中心的墻面愈發潔凈,扶手泛著溫潤的光,而更動人的變化,藏在老人舒展的眉頭與不舍的道別里。“孩子們來了,這兒就熱鬧了,心里也亮堂。”一位老人握著志愿者的手輕聲說。
此次活動不僅為老人們送去了實實在在的關懷,更讓同學們在實踐中讀懂了“敬老愛老”四個字的分量。擦凈的不只是設施上的灰塵,更是兩代人之間的隔閡;聽進心里的不只是歲月故事,更是對責任的深刻體悟。當青春力量遇上夕陽紅,溫暖便有了最生動的注腳。愿這份善意如星火蔓延,吸引更多人用行動守護晚年時光,讓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在點滴付出中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