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師紀念塔前的特殊 “會師”
活動首日,實踐團成員在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會師紀念塔前緬懷時,恰巧與開展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學校教師團隊相遇。就在這座象征著勝利與團結的歷史豐碑前,一支朝氣蓬勃的學生隊伍與一支沉穩篤行的教師隊伍,不期而“會”。師生們懷著同樣莊重肅穆的心情,列隊肅立于塔基之下,目光如炬,共同仰望這座精神的燈塔。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會師紀念塔前合影 楊晶晶攝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學校領導老師合影留念 楊晶晶攝
會師舊址的紅色邂逅與心靈共鳴
實踐團成員與老師們一起進入會寧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參觀。成員們認真聆聽講解員的深情講述,從紅軍長征的艱難險阻,到會師時的偉大壯舉,革命先烈們的英雄事跡深深震撼著他們的心靈。他們瞻仰著一件件珍貴的革命文物,撫摸著歷史的痕跡,感受著先輩們堅定的信仰和無畏的精神,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禮。
圖為會師紀念館內長征路相關壁畫 李娜攝
紀念館里的志愿微光與攜手瞬間
在會寧會師紀念館開展參觀學習期間,實踐團成員主動參與到館內志愿服務中,協助工作人員整理展品說明、引導參觀者有序游覽、為有需要的游客解答關于紅軍會師歷史的疑問,用實際行動為紅色場館的運營貢獻力量,對紅色傳承的堅守,彰顯出新時代青年攜手賡續紅色血脈的同心力量。
圖為實踐團在紀念館內進行志愿服務 楊晶晶攝
北光廣場的征兵宣講與報國情懷
在會寧縣北光廣場,團隊成員設立征兵宣傳點,通過發放手冊、展示軍事訓練照片、現場答疑等方式,向青年群體傳遞“參軍報國,無上光榮”的理念,激發愛國熱情與參軍意愿,讓投身國防成為青春向往;面向小學生開展關于國防基礎知識的有獎競答活動,借國防知識競答,筑牢愛國底色,播下崇軍尚武種子,培育未來國防建設后備軍。活動形式多元,搭建起征兵宣傳橋梁,凝聚社會關心國防、支持征兵的正向氛圍,推動 “強軍有我” 觀念融入大眾認知。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北光廣場組織活動 楊晶晶攝
桃花山路的紅色足跡與初心印記
團隊前往桃花山開展 “重走長征路” 活動。沿著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腳下的碎石與崎嶇地勢,讓人不禁聯想當年紅軍行軍的艱辛。實踐團成員們相互鼓勁,一步步踏上這段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山路,身臨其境般感悟著紅軍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和信念如磐。
烈士陵園的緬懷之行與初心堅守
活動最后,實踐團來到烈士陵園,與校國旗護衛隊成員一起緬懷先烈。實踐團成員們懷著崇敬之心,向紀念碑獻上白花,隨后低頭默哀,在肅穆的氛圍中,用心感受烈士們為國捐軀的英勇事跡,對烈士的深切緬懷透過巍巍塔影形成穿越歷史的時空共鳴。
實踐活動內容翔實豐富,形式鮮活多樣,將紅色傳承與國防教育深度融合,不僅是對會寧紅色歷史的一次生動回望,更以青春之力推動革命精神的賡續與強軍理念的傳播,為凝聚時代力量注入了鮮活的青春動能。
文稿 | 計算機與通信學院 青春有為隊 李娜
攝影 | 石油與化工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青春有為隊 楊晶晶、李蕓晴
編輯 | 計算機與通信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青春有為隊 李娜、李蕓晴
擬稿| 李娜
初審 | 王翀
終審 | 張清輝
備注:投稿愛國主義教育專題
投稿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