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響應共青團中央“三下鄉”社會實踐號召,山西大同大學計算機與網絡工程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于7月5日赴大同市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活動旨在依托大同市博物館豐富的北魏—遼金文物資源,把專業所學轉化為服務基層、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走進大同博物館,宛如打開一部立體的歷史長卷。
迎面而來的是一幅宏偉的《北魏貴胄出行圖》壁畫,壁畫中,人物眾多,導騎隊、吹號角的騎兵在前開道,甲騎具裝騎兵護衛左右,王、后車輛在步兵的簇擁下緩緩前行,鼓樂隊、儀仗隊等各司其職。站在這幅壁畫前,仿佛能聽見千年前的喧囂,感受到北魏王朝的威嚴與繁華 。
在“魏都平城”展廳,隊員們被“司馬金龍墓俑群”深深震撼。整齊列陣的陶俑,神態各異,氣勢恢宏,其服飾特征與工藝細節,無聲地訴說著鮮卑文化與中原文化碰撞、交融的壯闊歷程。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隊員們在歷史現場深刻理解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更激發了他們服務社會、賦能文化保護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作為新時代青年,更應該以青春之我,擔時代之責,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與弘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