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思想,以實際行動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江蘇師范大學法學院“雉水電商志愿隊”積極投身電商助農實踐活動,再如皋市電子商務平臺開展"雉水青苗,農商青年"主題活動,推動數字技術與鄉村產業有機融合,助力優質農產走出田間、走向市場,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踐行青年擔當。
一、走近家鄉農產,了解堵點難點
團隊在本地農產合作社、電商服務站開展調研,與返鄉創業青年、農產經紀人深入交流。聚焦“傳統銷售模式滯后”“產品標準化不足”“線上推廣效果有限”等實際問題,通過查看產銷記錄、參與線上直播運營等方式,詳細摸清家鄉農產在市場化運作中的堵點與難點。
在農產經紀人的介紹下,我們越來越了解家鄉的農特產品,驚異于家鄉農特產品的豐富,同時反思我們對于家鄉農特產品的認識不足,認識到傳統農業宣傳渠道的狹隘與市場范圍的限制,對于本土大學生助力鄉村振興有了更深的信念和目標。
二、實踐電商直播,助力鄉村碩果
在講解完堵點難點后,負責人把我們帶進如皋電子商務中心的直播間,向我們展示直播器械并告訴我們電商話術。電商里面也有大學問,而尤其是我們助農電商,更要對每個家鄉農特產品的特點了如指掌,為正式實踐提供理論基礎。
在雉水青年電商直播間,我們了解到如皋本地電商助農的發展過程,感受到"農業互聯網+"給傳統農業帶來的巨大飛躍。接著,從直播理論到設備調試,從宣傳視頻到剪輯手法,以及各種農特產品的定價定位,市場需求,客戶群體等等,負責人給我們做了專門的培訓。從軟課本到硬設施,電商助農我們嘆為觀止,也讓我們明白為何互聯網會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巨大引擎。
三、聚焦個體產品,展示家鄉碩果
在了解完家鄉農特產品著力點以及電商直播基本理論之后,我們開展了宣傳家鄉產品的實踐。我們在眾多產品中選擇了“燕子牌”打結刀,南通作為紡織名城,不僅在布制品上享譽內外,而且在與紡織相關的小零件上,也品質極高。我們圍繞這個產品,深入了解,從它的發展歷史到它的使用方法,從它的材質光澤到它的型號大小。然后分工設計宣傳詞,拍攝素材,剪輯視頻。
宣傳視頻的成型是對我們最好的鼓勵。當第一版視頻出來,我們整個團隊都爆發出驚人的歡呼。在家鄉的大地上的那些產品,通過現代的網絡,從一個濱江小城,走向全國,這是一種莫大的感慨。我們仿佛看到,我們的父輩,那些粗糙而黝黑的手掌,將他們操勞一生的工具,放到我們嬌嫩而白皙的手心,把他們那么多日日夜夜的汗水,托付給我們。這是新老的代際接力,更是鄉村振興在每一個團隊青年上的生動寫照。
結語
團隊成員在實踐中深刻領會到,電商助農關鍵在于連接產銷,志愿服務貴在賦能鄉村。未來,我相信越來越多的蘇師青年將繼續深耕助農一線,推動電商服務與鄉村特色產業深度融合,以專業所長激活鄉村發展活力,讓更多優質農產走出田間、走向市場,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作者:李皇成
來源:江蘇師范大學法學院“雉水電商志愿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