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所言:“閩劇是地方劇種,植根于民眾之間,不能在我們這一代消亡掉,必須大力扶持閩劇發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7月23至28日,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戲韻文瀾實踐隊緊扣閩劇傳承與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核心任務,前往福州市7地開展系列實踐活動。
信步廉園故跡,尋訪清風雅韻為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廉潔養分,實踐隊結合前期文獻資料分析精準鎖定省博物院、三坊七巷等廉文化資源富集區域開展實地探尋。
在省博物院“愛廉說——文物話清廉特展“現場,隊員們對照史料實物,系統梳理從秦漢到明清歷代官吏堅守清廉的歷史脈絡,隊員們從青花瓷器和古舊牌匾中見證著歷代對清廉的堅守。
在三坊七巷歷史人物勤廉館,隊員們在有關嚴復、林則徐等閩都先賢的展品前駐足,調研閩籍清官的廉政事跡。隊員們還特別關注了館內所開辟的新時代廉政清風的重要指示,深刻感悟了“為國擔當、清白自守”的精神內核。
走進林文忠公祠,隊員們研讀了“居官尤宜清白”家書的原文批注,分析了林公“茍利國家生死以”的奏折手稿,對比閩劇《林則徐充軍》中“虎門銷煙”的戲劇化處理……在“海納百川”匾額前隊員們還開展現場研討,為后續挖掘閩劇與廉文化的關聯奠定基礎。
共話閩劇雅韻,凝聚團結共識為全面掌握閩劇傳承現狀與文化內涵,實踐隊分兩個階段開展深度訪談調研。
第一階段實踐隊員赴福建省實驗閩劇院,與周虹院長進行深入交流,后隨賀嘉書記參觀了劇院舞臺、演員化妝間等,深入了解了閩劇的歷史與劇院的故事。隊員們重點圍繞福建省實驗閩劇院“鄉劇相聚”閩臺合作品牌,與賀嘉書記展開交流討論。接著實踐隊專題走訪國家一級演員鄧振輝及清廉閩劇《貶官記》主演唐桂林、林宇輝等藝術家。訪談中,隊員們不僅詳細記錄下藝術家們從藝數十年的動人堅守故事,還重點圍繞鄧振輝老師赴臺演出經歷展開交流,在演出場次、觀眾反饋、臺胞互動等細節中具象化地理解了閩臺“同根同源”的文化聯結。針對閩劇傳承面臨的實際困境,藝術家們結合創作經驗提出了建議,為實踐隊后續探索傳承路徑提供了實踐參考。
第二階段,實踐隊赴閩臺歷史文化研究院,與有11年在臺灣學習經歷且長期從事閩臺文化研究的朱佐老師開展專題座談會。朱佐老師從閩劇起源的歷史脈絡出發,結合他的臺灣生活經歷,系統地闡釋了閩劇在聯結閩臺文化中的紐帶作用。為實踐隊的調研提供了“歷史脈絡、知識理論與現實案例”的多維支撐,助力調研從現象觀察向本質分析縱深推進。

(實踐隊與朱佐老師展開座談)
閩韻傳薪童真,廉風潤養初心為推動閩劇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落地生根,實踐隊積極推動閩劇傳播“線上+線下”雙驅動。互聯網上,實踐隊基于前期調研成果制作了三個視頻微課并設計了相關文創,推動線上清廉閩劇傳播。線下,實踐隊員來到蒼霞社區暑托班,精心設計“知識普及+互動體驗”雙線授課環節。隊員們通過動畫演示、片段播放等形式,向孩子們講解閩劇相關知識,引發孩子們對“同根同源”文化的好奇。
互動體驗環節,設置“DIY閩劇大舞臺”活動。隊員們帶領小朋友們對照閩劇戲服的紋樣、色彩特點,動手制作迷你閩劇人物與戲服模型,讓孩子們在手工操作中加深對閩劇藝術的認知。活動結束后,孩子們自發展示作品并講述對閩劇的理解,閩劇細節與兩岸文化聯結的種子在趣味互動中悄然扎根,為非遺傳承培育了具有情感認同的新生力量。
“臺前唱盡千秋事,幕后猶存赤子心”。實踐隊成員了解了閩劇背后蘊含的廉吏風骨、閩臺文化聯結等核心內容,也深刻認識了閩劇在強化文化認同、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筑牢中的獨特價值。未來實踐隊將秉持“以戲化人,以廉潤心”的實踐宗旨,繼續深入挖掘與弘揚閩劇中的廉潔基因與道德智慧,為閩劇的新時代傳承和廉潔文化建設貢獻青年力量。
供稿人:戲韻文瀾實踐隊 葉欣怡 羅藝 曾青艷
供圖人:戲韻文瀾實踐隊 陳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