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到10日,東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馬無疆”實踐團積極投身“三下鄉”實踐,追隨林業前輩的腳步深入林場深處,挖掘林業發展歷程中的紅色故事與奮斗足跡,在實地探訪中體會林業初心內涵。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7月8日,在雞西市農業農村局的大力支持下,實踐團走進恒山區政府開展專題宣講,以林下經濟為切入點,深入探討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傳承的內在聯系。
圖為團隊成員進行宣講。何實 供圖
通過前期調研和考察,實踐團了解到,當前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發展林下經濟,是面臨的實際困難。在此期間,團隊成員向在場人員發放調查問卷。對問卷回收整理分析后,相關反饋將成為后續優化林業生態保護方案、助力地方綠色發展的重要依據。

圖為團隊成員發放調查問卷。劉夢超 供圖

圖為實踐團在恒山區區政府合影。楊雅雯 供圖
實踐團前往雞西市勝利林場參觀,與林場負責人圍繞森林資源管護、生態產業發展等議題開展座談,深入交流林場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經驗與挑戰。 團隊成員深入林區實地調研,察看林木生長狀況及生態監測設備運行情況,進一步印證了座談信息,為全面掌握林場生態保護與發展現狀奠定基礎。

圖為實踐團在勝利林場進行座談。楊雅雯 供圖

圖為實踐團前往勝利林場。楊雅雯 供圖

圖為團隊成員在林場進行實地考察。董夢琦 供圖
在調研中,團隊深切感受到勝利林場從伐木到護林、從資源輸出到生態反哺的轉型歷程。這一代林業人用雙手書寫的轉型故事,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理念變為觸手可及的生動實踐。團隊負責人表示,這樣的轉型實踐為研究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
實踐團一行前往雞東縣華冠米業,在企業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深入生產車間,實地察看了大米加工生產線的運行流程,同時對倉儲設施的布局、存儲條件等進行了細致了解,直觀掌握了企業從稻米加工到存儲的全鏈條運作情況。
圖為團隊成員在米廠實地考察。楊雅雯 供圖
團隊成員與企業負責人展開交流時,成員們圍繞大米種植品種選擇、加工工藝特點、市場銷售渠道及綠色生產標準等內容進行現場詢問,詳細了解企業在推動稻米產業綠色發展、助力當地農業生態建設等方面的具體做法,同時就農產品品牌打造與鄉村振興的結合路徑展開調研,為后續相關研究收集了實際案例與數據。
圖為團隊成員跟負責人交談。楊雅雯 供圖

圖為實踐團在米廠合影。楊雅雯 供圖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青馬無疆團隊深刻認識到,綠色發展是林業持續進步的核心動力,生態文明建設與林業發展相輔相成。團隊負責人表示,將把此次實踐所得轉化為推動林業發展的實際行動,為守護綠水青山、促進林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