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理解改革精神,助力鄉村振興,8月9日,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對話農村改革先行者,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社會實踐隊,在葛曲老師的帶領下,圍繞小崗村的改革發展與鄉村振興開展了走訪調研。
圖為實踐隊出發合影。萬梓辰供圖
實踐隊首站走進了沈浩同志先進事例陳列館,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深情緬懷這位心系百姓、鞠躬盡瘁的原小崗村第一書記。館內,一件件樸實的舊物無聲地訴說著沈浩同志的往事:任期內架橋鋪路、力推新農業與旅游業,帶領小崗村村民叩開了富裕之門。因其為黨的事業,為“三農”做出重大貢獻,他榮膺“感動中國”2009年度人物。小崗村博士工作站站長雷松林同志駐足這些珍貴陳列前,為實踐隊員們深情講述了一位將老百姓“放進心里、捧在手上”的共產黨員的動人故事。隊員們凝神細聽,腦海中沈書記的身影愈發清晰,“為黨為民、扎根基層”的沈浩精神,也深深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
圖為雷松林為實踐隊員講解沈浩同志先進事跡。萬梓辰供圖
隨后,隊員們探訪了“當年農家”小崗村原址,感受歷史變遷。在這里,大家近距離接觸了鳳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非遺“鳳陽花鼓”從舊時乞討技藝煥發新生,奏響幸福新曲;寄托吉祥和諧寓意的“鳳陽鳳畫”特色鮮明;兼具精湛技藝與多樣藝術風貌的“濠州剪紙”令人贊嘆。這些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彰顯了小崗村深厚的文化底蘊。
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鳳陽花鼓。萬梓辰供圖
時值收獲季,隊員們深入葡萄園大棚。通過采訪種植人員了解到,該園采用大棚種植與智能灌溉技術,堅持品質優先,年產量達30余萬串(約60余萬斤),同時積極拓展電商直播等新銷路。此類新興農業模式,正為小崗村注入強勁發展動能。
圖為小崗村匠心葡萄園。萬梓辰供圖
此行,隊員們親歷了小崗村傳承敢想、敢干、敢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在改革創新、推進產業結構優化中取得的豐碩成果。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小崗村所展現出的“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精神,及其產業興旺、文旅融合、安居樂業的新氣象,為青年學子深刻理解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生動教材,激勵大家勇擔時代重任,踴躍投身祖國各項事業建設。(通訊作者:姚孟 祝凡惟 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