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社數治”淮師惠民先鋒隊前往淮北市三區一縣調研生活區垃圾治理現狀
7月1日至7月13日,“綠社數治”淮師惠民先鋒隊先后走訪了淮北市濉溪縣、相山區、杜集區、烈山區,四個地區的生活區域,開展了關于生活區衛生管理與治理情況的社會實踐調研工作。團隊通過典型抽樣調查、實地走訪、深度訪談、座談交流等形式,系統摸排各區域垃圾治理現狀。

團隊成員在物業帶領下對二里社區進行實地走訪
在濉溪縣調研期間,實踐團隊在二里社區負責人的帶領下,對其管轄的御溪榮境、恒大名都和九點陽光三個小區進行了抽樣調查與走訪。實踐團隊向三個小區的物業負責人了解到,這些小區傾向于采用物業自主管理的運營模式,在垃圾處理方面全權委托第三方垃圾清運公司。在十北街社區,團隊與社區工作人員開展了相關研討交流會,并進一步明晰了社區衛生管理與民生關切的具體情況與問題。

團隊成員實地探訪小區垃圾分類情況
相山區調研期間,團隊走訪了民生社區和錦華苑社區。民生小區為開放式小區,處于無物業管理狀態,委托第三方公司進行垃圾清運,衛生垃圾桶設置點較為分散,垃圾點與部分住戶距離較近。錦華苑社區中,團隊實地走訪金水河畔、錦河灣、錦華苑等多個居民小區,與物業管理人員深度訪談,細致考察現有垃圾桶分布現狀,學習到了該社區在垃圾治理上更具參考價值的做法,給團隊成員尋求科學便捷的優化方案帶來一定啟發。

團隊成員請物業工作人員填寫問卷
在杜集區,團隊前后赴雙龍社區和高岳街道高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調研。在雙龍社區,隊員與社區副書記交流,初步了解了社區的基本情況。隨后團隊與雙龍雅舍小區物業負責人訪談,進一步了解到該社區采用“記錄式”小區化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充分考慮居民訴求,切實為居民辦實事。在高岳社區,團隊成員與當地環保負責人進行訪談后,分組前往周邊社區開展細致調研,收獲頗豐。

團隊成員請小區居民填寫問卷
烈山區調研期間,團隊前往鳳凰社區的鳳凰小區和花山小區時,通過與居民訪談發現,這兩個小區存在日常生活垃圾投放雜亂、生活區垃圾桶不常清洗的問題。之后,團隊前往去年剛設立的綠金社區。與社區負責人交流訪談的過程中,團隊深入了解到鳳凰社區與烈山區各小區的運營模式、所處環境以及垃圾管理情況,更深刻意識到社區需依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管理模式才能實現社區管理的規范化,并進一步與民生關切的相輔相通。

團隊成員實地探訪高岳街道垃圾狀況
期間,為進一步擴大調研覆蓋范圍、提升數據樣本的全面性與代表性,團隊還按照區域劃分,分成多個調研小組,深入淮北市三區一縣各社區、村鎮開展分散調研工作,累計走訪近20個小區,為后續數據分析與建立數學模型打下扎實基礎。

團隊成員與社區負責人深入交談
通過覆蓋淮北市三區一縣,為期13天的深入調研,“綠社數治”淮師惠民先鋒隊以多元形式把握各區域垃圾治理的痛點,旨在梳理出垃圾桶分布、垃圾投放等方面存在的共性與個性問題,挖掘出淮北市不同生活區在垃圾管理模式上的針對性辦法。后續,團隊將繼續用腳步丈量社區,用數據剖析問題,為形成系統科學的社區垃圾治理優化方案筑牢根基,切實展現了新時代青年躬身實踐、服務基層、助力社會治理的責任擔當。
(文:王月 王華康/圖:王馨苒/審核:孫可意/審校:王慶超/終審:吳守寶)